Search

台灣年度馬拉松大拜拜-台北馬拉松

明天早晨6:30跟7:00即將在台北市政府前...

  • Share this:

台灣年度馬拉松大拜拜-台北馬拉松

明天早晨6:30跟7:00即將在台北市政府前鳴槍起跑,我掰咖沒跑!哈哈 但還是寫個個人經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點小小的幫助。

1.準備時間
準備時間包含,從出發地到目的地的時間,要把車程時間抓鬆一點,尤其開車、騎車的跑友們更有可能因為找車位、等車位而延遲到後面準備的時間,如果方便其實搭車過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再來是熱身準備時間,無論天氣如何希望大家都還是把平時訓練前有做的暖身與動態伸展做足再上場,畢竟進去起跑區就很擠了,動彈不得還想拉個筋應該會被白眼。
最後就是賽前吃東西的時間,無論吃能量補給或是吃習慣性的早餐,建議還是保留一些時間讓它消化,甚至吃完腸胃有不良反應,還有時間去排一排,如果時間抓的很緊迫,突然想上廁所只會讓自己更猶豫不決而已。

2.賽事策略
相信多數都有自己的預定配速或是應戰法則,但有時會出現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比如:過冷、過熱、暖身沒熱開之類的問題,在這裡統整一個關鍵給大家,就是「體感控制」
你冷,我不冷,這是一種溫度的體感,而你不覺得快,我覺得好快,這也是速度的體感,然而就算同一人用一樣的速度,每一次的感受也都不一樣,所以當你發現因為外在條件或自身因素導致當下體感速度太快時,可以嘗試著做調整,也就是控制它,把它控制在你可控制的範圍內,而非硬碰硬,追著手錶配速跑、往死裡跑,跑到爆掉為止。只要你可以控制住可接受範圍(先快多少、或慢多少自己設定),說不定10km過後、20km過後又可以回到原本自己設定的最高目標值了!

3.安定的心
無論如何,如果沒有一顆安定的心,準備的再充足都很有可能出現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如何在最後一刻養出安定的心?
如果你有負面情緒時(擔心、害怕),可以嘗試討拍,因為現在的你需要人家拍拍才會安心,但我相信很多人不會想用討拍的方式,那可以把自己的訓練重新檢視一遍,如果回想起來很滿意,過程的確自己也很努力,那麼不要擔心結果好壞了,你一定對得起自己,如果你前面都很混或是真的因傷停訓,那還是得理性告訴你不要想太多了,當作歡樂跑能完賽就很棒了!
還有一個可能,一直想到尚未發生的突發狀況,或是開始有點緊張想趕快比賽,我會建議先盤點一下自己的裝備、明天準備流程、時間安排,是否都完善了、確定好了,暫時先不要往比賽配速或是賽道畫面去思考,只要一有這個念頭就馬上開始想自己能準備的東西,可以短暫轉移注意力,也可以更完整的做好準備。

最後祝福大家今晚能有充足的睡眠,明早排得到廁所,補給都順利,一路到終點都不要抽筋的破PB

#台北馬拉松
#為什麼我不分享補給策略
#因為賽前不希望改變大家的補給方法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View all posts